湘疆绽芳华
八千湘女口述史专题报道
72年前,第一批湖南女兵走进了新疆。这些勇敢的女子们,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,穿越无边的戈壁与严寒的风雪,冲破流寇的围扰,开始了她们人生与事业的全新篇章……她们的坚持与奉献,改写了“屯垦戍边,一代而终”的历史,保障了祖国千里边防的稳定与长久安宁。
岁月流转,72年的时光悄然将当年年轻的姑娘们,打磨成满头银发的长者。她们的青春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绽放,变的却是她们脸上的岁月痕迹和智慧的光芒。而她们最初的梦想未曾改变:那就是为祖国奉献一生,改变边疆面貌。她们的忠诚、大爱、担当与奉献,永远铭刻在祖国的边疆大地上。
在遥望天山的湘水边,一块名为“湘女石”的石碑静静伫立。这里,不仅是她们踏上征程的起点,更是她们情感深深牵绊的地方。亲情与时光在这片天地间绵延不绝,代代相传。
展开剩余83%---
胡爱群的故事
胡爱群,1937年出生于长沙,1952年1月作为“八千湘女上天山”的一员奔赴新疆。她先后在新疆军区工交学校、霍城县邮电局、库米什运输站、吐鲁番市食品站等多个单位工作,直至1996年退休。她如今居住在吐鲁番。
进疆七十载,四代人扎根
口述:胡爱群
文:陈晨
我来自长沙,一个典型的大家庭,家住市中心解放路。父母忙于家务,我们兄弟姐妹常常吵闹,我排行第三。记得小时候,每到饭点,大家围坐在一起,空气中弥漫着母亲做饭的香气,可父母却忙得顾不上我们。
1951年,我悄悄报了名参加了军队。当时我体重不足,报名时为了应付体检,特地在口袋里塞了些石头。就这样,15岁的我,瞒着父母踏上了西行的征程。
通过一个月的培训,我了解了党的民族政策与新疆的风俗文化。那时,军服对我来说异常庞大,32个新兵一同坐在卡车里,车队沿途开往甘肃与新疆交界的星星峡。途中,我们遭遇了土匪袭扰,队伍迅速转移。长达一个月的路程中,除了黑面馍,我们几乎没有别的食物。每次咽下那干硬的馍时,胃里都难以忍受。更糟糕的是,我晕车得厉害,恨不得把肚子里的所有东西都吐出来。
车上吃住,条件极其艰苦,晚上我们紧紧挨着睡,大家咬牙坚持,心中只有一个信念——坚持到底。
我的家乡长沙只上过小学,但部队训练后,我在多方面都得到了提升。无论工作如何变动,我都很高兴接受。1952年入伍以来,我先后担任过报务员、民政助理员、绿化员、出纳员等多项工作,甚至在乡镇担任卫生员和护士,忙碌的生活让我不断成长。
---
努力与奉献
1958年,我从伊犁州霍城县的邮电局调到南疆的轮台县运输站,之后又被调往托克逊县的库米什运输站。运输站的工作繁重而琐碎,承担着为过路司机和旅客提供食宿、售票等后勤保障工作。
1960年冬天,我在轮台县工作。当时,我们的住处没有窗户,水质又差,苦涩难忍。最紧急的是,我们面临没有煤炭供暖的窘境。在冰天雪地中,站长又不在,我和一名男同志带领司机赶往外地抢购煤炭。途中,车子在戈壁滩上抛锚,我们几乎走了几个小时,腿冻得麻木。最终,我们找到了一位维吾尔族老乡,他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水,直到天亮。我们修好了车,圆满完成了任务。
我特别钟爱石榴,喜欢把自己当做那颗融入新疆各族人民的石榴籽,紧紧抱在一起。
在库米什运输站的日子里,我帮助过3名少数民族产妇顺利接生了二十多个婴儿。有一次,我还用省下来的食用油为一位维吾尔族小孩治疗烧伤。经过长时间的护理,孩子的伤口终于痊愈,而我与那家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
---
传承与情谊
在工作中,我一直秉持“干一行爱一行”的原则。曾多次被新疆交通厅表彰。退休后,我依然不忘自己的初心,继续为民族团结尽一份微薄之力。
2010年,我的老伴因病住院时,病房里有一位维吾尔族老人,他每天只能吃开水泡馕。得知老人家境困难,我主动提供帮助,并为他的女儿争取了工作。如今,这位老人的女儿已经成为我亲如姐妹的朋友。
邻居古丽孜热·阿不都力木提是我的好朋友,我们每天一起吃饭,节假日互相问候。她常说:“有好吃的东西不一起吃,我一个人吃不下。”在她的心里,我的家乡长沙就是她的“妈妈”。
---
时光与记忆
2021年6月,我回到了久违的家乡长沙。眼前的变化让我感慨万分:高楼大厦拔地而起,宽敞整洁的道路上绿树成荫。七十年的变迁让我无比震撼。记得上一次回家是在60年代和2006年,那时的交通还十分不便,要熬过五天五夜的火车旅程。而现在,吐鲁番到长沙的航程仅需4个小时,家与家之间的距离变得如此亲近。
虽然离开家乡已经70年,但我依然没有忘记“湘”音未改的初心。如今,我已在新疆生活了近七十年,四代人都扎根在这里。
---
最后的话
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能盛开在雪域高原,也不是每棵树都能扎根在荒凉的戈壁。但“雪莲”和“胡杨”做到了,“八千湘女”也做到了。
我听说吐鲁番市还有一位健在的“八千湘女”,带着崇敬的心情,我去拜访了胡爱群老人。她身材不高,精神状态依旧活力四射。她的眼睛炯炯有神,散发出坚定、善良和热情,令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她的内心力量。
她告诉我:“当初想的只是干几年就回家,没想到一待就是70年。回头看,风华已不再,但我不后悔。”
胡爱群老人的故事,深深震撼了我。她的坚守与奉献,见证了新疆这片热土上,八千湘女们如何书写自己传奇的一生。
作者简介: 陈晨,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援疆干部,现任郴州日报采集策划中心副主任,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融媒体中心党组成员、副主任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